小调查|推荐一本女性主义读物,你会选哪本?
国际劳动妇女节,又被称为“三八妇女节”,是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庆祝的节日。随着日益壮大的国际妇女活动,女性主义越来越深入人心,妇女节也成为了妇女争取自身权益、提高政治参与度的重要节庆日。近日,知名女性主义学者上野千鹤子和三名国内自媒体女生的对话也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中国的女性主义也在不断发展、完善。在女性主义的涌现过程中,你有没有读过什么相关的读物,并想把它推荐给大家的呢?
miumiu:
我想推荐格雷森·佩里的《男性的衰落》给大家。虽然它的标题看上去颇为犀利,但实际上全篇想表达的核心是“对男性气概的追捧和对女性气质的贬低如何导致了社会的衰落”。
《男性的衰落》,【英】格雷森·佩里/著 张艳、许敏/译,湖南文艺出版社·浦睿文化,2020年6月版
这本书最开始吸引我的是封面的设计,一名身穿西装的白皮肤男人在粉色背景里的蓝色色块中挥手,一排人脸下面写着政客、领导、媒体大亨、CEO四个职业,如广告牌一般显眼的“DEFAULT MAN”飘在这一切的上面,表达这就是符合这个社会标准的默认人群,旁边又偷偷摸摸地补充了一行小字“仅限中产阶级白人男性”。这个漫画小人的特点也写在封面上:配套巨大福利、外加整套无意识的偏袒。无论在职业成长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他永远身居高位!”
作者的身份也让这本书在女性主义著作中显得较为独特。女性主义著作的作者经常是女性,她们往往能够更多共情自己所处的性别群体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格雷森·佩里是伦敦艺术大学的校长,在他的自述中,他正是符合一切他所描述的最高利益者:中产、白人、异性恋、男性。但不一样的是,他同时是异装癖,因为喜欢穿女装而经历过被霸凌和排挤。他不强壮,瘦弱,内心敏感、细腻,他并未想过用刻板印象里的男性意识来占据高位、获得权力,他便也成为了被打击的异类。或许正是因为性别特征在他身上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他因此开始反思社会对所有男性气概以外的歧视:这种歧视并不只是针对女性,而是所有具有“女性化”气质的人类。
无论是老生常谈的《厌女》,还是《男性的衰落》,都使用的是非常平实的语言去启发读者关注在我们身边存在的所有被无视的不平等。正如作者所言:“男性气质不是铁板一块,也不是与女性主义针锋相对的污名化,我们要思考男性如何让世界变得更好。”这本书或许提供了一个新的身份视角,让我们多一个角度去认识不同性别和女性主义。
JY:
我上个月刚读完《她们和她们》这本书,也想在妇女节将其作为女性主义读物推荐给大家。
《她们和她们》,安小庆、林松果、李斐然/著,东方出版社·乐府文化,2022年10月版
《她们和她们》是2022年底出版的一本新书,书中集结了《人物》杂志近年来报道的几篇较有意味的女性人物访谈,并加入了三位此书作者的自述,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女性故事由此被关联起来。《她们和她们》总体的叙述基调是相对乐观的,困苦在其中并没有被刻意描述,笔墨转而被投入到对于这些具有顽强生命韧性的女性自然的生命轨迹中,在这其中有出生农村没机会读太多书的宋小女,有出生都市已经成为著名影视公司老板的龙丹妮,也有年已耄耋的著名古脊椎动物学家张弥曼……性别从来不曾成为她们阻碍和限固自己的理由,但毫无疑问这仍是她们人生重要情感关系的底色。这是理想化的一种生存状态,就如《半边天》曾经的主持人张越在开篇时所写的那样:在这个世界还不习惯尊重我们的时候,我们必须尽力承担和付出,庄严而有尊严地承担和付出,需知信任和尊重是讨要不来的,吵闹也无济于事,只能自己去赢得。身为女性,我们不应以性别为由给自己设限、定位,更不应接受所谓“有退路”的想法,我们应当勇敢地与这个世界“搏击”,这并不是指我们应当更近似于一个“男性”,而是指共同塑造出一个糅合“男性”与“女性”特质的“人”。在过去,因为女性的缺席,“人”的定义总是偏向于男性本位的,“娘”比“man”似乎永远承担着更多的恶意,这是错误的。世界需要更多地听到女性的声音,尊重女性的想法与态度,而第一步是,我们自己要勇敢入场。
Lady Bird:
《应得的权利》,由凯特·曼恩所写。
《应得的权利》,【澳】凯特·曼恩/著 章艳/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明室Lucida,2022年5月版
近年来有一本较火的女性主义著作《看不见的女性》,相比之下,《应得的权利》也列举了种种女性被剥夺权利的案延时喷剂例,而其亮点在于前半部分对不同阶层男性“应得权利感”的阐释,及其如何滋生社会性的“厌女情结”。
当父权制对女性进行物质与精神多重“割礼”使其成为“第二性”后,男性便产生出一种“应得权利感”,他们认为自己手里的男性商品(如权利、权威、知识掌控)以及女性为他们提供女性商品(如性、生育、护理)都是理所应当。长此以往,当他们已然习惯于这种等级制度,忽然发现女性开始站起来声讨“不公”时,便恼羞成怒,讶异于“她竟然不服从我”,并深信自己的权利和尊严受到威胁,从而出现施害者将自己放到“受害者”角色这一吊诡现象。比如开篇提到的“非自愿独身者”概念,虽源于欧美社会,但其核心也与本土社会现象高度吻合,当一个男性没有伴侣时,便会大声斥骂女性都物质、拜金,如果一直没有结婚,那经常是因为需要付出的物质、金钱成本太高。
而“厌女”的心理和一系列行为便是从这种畸形的应得权利感中滋生,最终形成“厌女”的社会。“如果一个女人没有给某个男人他认为应该得到的东西,她常常会面临惩罚和报复——可能来自这个男人,可能来自支持男性施害者的人,也可能来自她深陷其中的社会结构。”所以,作者强调,厌女并非是指一个男性具体的心理或行为,而是一种社会氛围。同时,对女性的贬低也是维护这种特权优越性的方式,也因此,处于社会底层的部分男性群体不得不在渴女又厌女的矛盾中扭曲前行,即使看到一位社会地位和物质条件明显优越于自己的女性,他们也能不慌不忙地凭空捏造一些“荡妇羞辱”来让自己的内心平衡。再如书中提到的“男性说教”,也就是近年网络上流传的颇具讽刺的“爹味”说法,我们会发现他们无时无刻不都在“巩固”自己的地位,甚至会有同一性别的女性教唆女性要对男性保持崇拜感,无视自我的价值,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长期以来,用无数污名、羞耻感等枷锁让女性自我情趣用品合理化受到的不公待遇,默认自己天生就是低一等的第二性。
总的来看,这本书让我们看到厌女,也让我们看到那些看不见的特权,不只是比较熟知的家务、职场,还有健康、脱罪等更重意义的领域。作者在结尾对自己的女儿写道:“我希望她知道,她有权发声,这不容置疑。”“我希望她知道,即使在动摇的时候,她仍然是可爱的,可以得到原谅。”自女性主义在国内兴起以来,总有些反对的声音强调女性群体的“争夺”感,甚至描绘为无理取闹、歇斯底里的形象,因为情绪化,也是羞耻的。可事实上,何谈“争夺”?凯特·曼恩告诉我们,她们只是想“夺回”她们应得的权利。
猴人王:
我想推荐的是波伏娃的《安详辞世》。与《第二性》不同,这本书更接近回忆录,写了她母亲去世前后的时光,写作于母亲去世后的那个冬季。
《安详辞世》,【法】西蒙娜·德·波伏瓦/著 赵璞/译,海天出版社,2019年6月版
在这本书的最后一节,波伏瓦提到母亲的去世给她带来了未曾料想到的震撼。在我看来,这本书某种程度上就是用文字的方式探索这种震撼的来源。她写母亲去世前的时光,同时也回溯母亲作为女性的一生:她如何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遇见波伏娃的父亲后在婚姻关系中逐渐受到压抑、经历不忠,最终将深深的压抑内化到了自己的生命中,生活在矛盾之中而不自知。她将压抑内化,又转移到了她的女儿们那里,成为一个控制欲极强、咄咄逼人的母亲。然而在父亲去世后,母亲又如何重新开始“找回自己”。五十多岁的母亲,重新开始学习各种新技能,开始一次次远足,在病床上还要“开启人生新篇章”,这种顽强的生命力最终让波伏瓦在母亲的死亡里看到了自己的面影。
这大概也是她“震撼”的来源。人总是通过面对他人的死亡来学习和想象死亡,而母亲的死亡,作为她的镜像,作为她身为女性的超越与压抑的来源之一,成为她思考死亡、思考衰老的起点。
这本书涉及到许多女性真实的困境,诸如她的母亲结婚后逐渐丧失自己的朋友圈,变成了父亲社交的附庸,以及母女关系中压抑的一面,也呈现了顽强的生命在困境中的超越。很推荐大家读。
成人情趣 护理保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kangze.cn/15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