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I到爱有多远? | 睡前聊一会儿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前段时间,大语言模型ChatGPT中一个叫“DAN”的模式引起关注。所谓“DAN”模式,指的是通过特定的提示词调整,可以实现一些规则之外的互动。在网友发布的视频中,和拥有磁性嗓音的“它”吵架又和好、去海滩约会甚至“见家长”……聪明的AI一改往日冷冰冰的人设。有人甚至打趣,“没AI会说话的男朋友可以扔了”。存在于不少科幻作品中的“爱健康人机恋”,如今真的实现了吗?从AI到爱,距离还有多远?七夕将至,就让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
与虚拟对象谈个恋爱,可能并非什么新鲜事。在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就有书生爱上“画中女”的故事。同样在西方,也有塞浦路斯国王爱上自己雕刻的少女石像的传说。时至今日,打通“次元壁”寻找真爱,是神话和艺术反复使用的经典主题,也是商业和科技乐此不疲的热门题材。《黑镜》里,用数据复活逝去的伴侣,是对生命的尊重,还是对人伦的漠视?《健康管理银翼杀手2049》中,乔伊的温柔与体贴,是主人公的专属,还是商品化的标配?《她》里,相遇相知的陪伴,是浪漫的治愈,还是注定的悲剧?如果说影视作品尚且还停留在审慎的阶段,那么游戏制作则向玩家提供了一种更为直接的体验。1994年,全球第一款全年龄向的恋爱养成游戏《心跳回忆》在日本诞生并大获成功。在国内,也有国产手游让“纸片人”风靡一时。
有一种观点认为,AI的争议莫衷一是,但爱的含量毋庸置疑。虚拟的AI恋人,连接的是最真实的情感需求。相比于现实中的亲密关系,从初步建立到稳定维持,难免要经历复杂的磨合过程。与AI的恋爱则“多快好省”,几句指令、一番操作,就能“情投意合”。特别是,没有了人与人的羁绊,不再桎梏于情感的纠葛,AI可以不厌其烦地提供情绪价值,利用大数据突破普通人的认知局限,俨然一名双商在线的“恋爱六边形战士”。由此而言,无论是作为替代还是作为补充,AI恋人都能为孤独的心灵提供一份专属陪伴。
电影《她》讲述了一个孤独的男人和人工智能操作系统之间的不寻常恋情。图为电影截图
爱人莫过于爱己。从这个角度来说,AI所提供的倾诉渠道和陪伴感受,缓解孤独、疗愈心灵,归根结底引导的是对自我的认知和探索。正如有人评价的那样:“它的爱是假的,甚至它本身是假的,但我的快乐是真的”。许多人在屏幕内外涌动的亦真亦假的情感中,在向AI恋人投射心理期待的过程中,进行更为真实自在的表达,更加笃定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成为自己。
只不过,这份“爱”靠谱么?人类的爱,可能纠结,或许反复,一定悠长。人机之间,尽管“直给”,势必“稳定”,更加“简捷”。但这种操纵的、可控的关系,真的是人类穷尽一生所追求、所维系、所歌颂的真爱么?要知道,正是因为那些信任与背叛、牺牲与奉献、希望与失望,才让人与人之间的爱亘古亘今。相比之下,人机之间的“暧昧”互动,更像是凌驾于“它”的感受之上的一种自我想象、自我满足、自我慰藉,是对于“爱”的一种单方面诠释。更何况,这份爱的底层逻辑也并不稳固。“软件改版后我的AI恋人消失了”“使用AI恋人后我的信息被泄露了”……难道说,“系统”更新了,人机之“爱”就会消失么?
或许,现阶段为人机之恋下结论为时尚早。但我们确信无疑的是,以AI为代表的技术,指引人类通往深远的未来;以爱为名的情感,始终徘徊在幽秘的精神原野。努力而稳健地去探索吧,勇敢而审慎地去爱吧。无论如何,把人类送到未来的是我们自己,决定未来面貌的关键取决于当下。
护理保健
这正是:
莫道虚妄,动情处自有慰藉;
不耽幻想,情动时仍需理性。
(文 | 漆袁雯)
成人情趣 女用器具 情趣用品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kangze.cn/16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