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感~(原创)
当我在电脑前敲击键盘的时候,我的狗子正在温暖的窝里安然入睡。狗子过的或许比我还幸福,它的生活目的很简单,能吃饱,有个暖和的窝,就已经满足了。
正如《寄生兽》中所言,生命个体出生时就被输入了命令。那么人类在出生时被输入了什么命令呢?我们活下去的目标又是什么呢?其中一个目标一定是过得更幸福。情感可以起到积极作用,成为我们通往幸福天堂的阶梯,也可能起到消极作用,成为我们的绊脚石。情感这个话题,或许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一番。
事实上,情感始终伴随着我们生命,除了吃饭睡觉这样的基本行为,我们大部分的意识、思想和行为,都有情感在冥冥之中参与和掌控。
木木用“热情”对待身边的人和世界。
小王“喜欢”玩某电脑或手机游戏,他几乎每天都玩。
拖雷今天求婚“感动”了小红,小红决定和他结婚。
李乡这几天很“焦虑”,他“担心”自己的项目方案被总经理刷下来,从而失去竞选资格。
吉姆最近有些“抑郁”,做什么事都没有兴趣。
约翰十分“憎恶”这个世界,他决定近期要做个惊天动地的大事件。
情感并不是人类特有,狗狗就有丰富的情感,我们也经常能看到“动物也有情感”的报道。
起初动植物只有感觉,比如对光线明暗的感觉,对温度冷热的感觉,后来随着生理功能的进化,感觉也越来越多样和精细。从鸟类和哺乳动物开始,复杂的大脑可以运行一套更高级的指挥系统,情感也顺势成为其中一个指挥官。
情感和记忆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大脑中的记忆,相当一部分存储的是我们关于某些特定事物的感觉或者情感的信息。感觉,情感,记忆,组成了一个稳定的金字塔结构。
为了更好的区分感觉和情感,我在这里举一个简单例子。比如,做一个简单的实验,用针头分别轻刺一只青蛙和一只猴子。因为神经反射本能,他们会迅速躲避,同时会产生痛觉。如果每隔半小时针刺1次,几次以后,猴子一看到针头就会躲避,当然我会限制它的活动,不会让他躲避成功。当猴子掌握到针刺的规律,他会提前躲避,同时会有焦虑的情感,因为他知道马上又要挨针扎了。当然,也慢慢会产生厌恶甚至愤怒的情感。而对比青蛙这边,则不会有这些情感,它还是一样,本能的躲避。
猴子通过这个实验变聪明了,它获得一个新知识,针头很可怕 _ ,它以后看到针头会提前躲避。而青蛙则不会,依然是被动的本能的躲避。(我没有真的做过这个实验,青蛙会不会因为这个实验也长一些记性,我不得而知。我把青蛙当做一个对比样本,以便于读者更好的理解和区别感觉和情感。)
一个简单的实验似乎揭示出一个奥秘,情感是生物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而进化出的一种生存策略,情感能够强化执行力(理性有时候无法判断该做还是不该做,情感往往可以给出答案),拥有情感可以具备更多的主观能动性,配合理性学习到的知识还有积累的经验(包括情感记忆和意志),能够更加积极有效的应对环境,甚至可以做到提前预知某些规律性事物和规划自己的行动。
由此可见,情感经常能掌控意识的主导权,进而控制人或动物的行为方式。
另外,情感也能成为维持人类或动物种群关系的纽带,比如夫妻关系、母子或父子关系、兄弟或姐妹关系、主从关系。
人类比任何动物都依赖情感,情感与理性共同构成了人的意识。
我们经常说的目的或者动机,有一部分是理性的,另外一部分是感性的。两者经常是合在一起,很少有不带理性的情感。比如复仇,基本上就是情感主导的行为方式,但是理性也会明确具体的复仇目标。
这里又得提到一个词,“过激行为”,这是情感吞没理智的典型。我得说两点,首先,从概念上来说,判断是否“过激”,主要还是看法律条文。其实,每个人都有攻击的本能。其次,遇到不公正待遇或者受到威胁时,或者是其他情况,大都会爆发出愤怒甚至仇恨的情感,这个时候,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其实是控制力。大部分人的控制力还算不错,也有少部分人会被情感吞没理智,最终做出了“过激行为”,事后等心情平复,理智回归,几乎都会后悔。
言归正传,那么,什么是情感呢?情感,是人(或动物)内心的各种的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
这又涉及到两个概念,生理和心理。
生理,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和各个器官的机能。
心理,生物在情感世界里流动的过程和结果,具体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心理过程,其性质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上面例子说的控制力,就属于意志范畴。
按照这个定义,只有人类、哺乳动物还有鸟类这类有复杂大脑结构的生命体,才具有相对完整的主观意识,才具有情感。
为了便于分析,我把情感进行了分类。我把惊奇、喜悦、着急归为一类,这是一种亢奋状态。满足、愉悦是一种平静状态。失望、挫折、焦虑、悲伤、忧郁、自卑是一种消极状态。害怕、紧张、恐惧、愤怒是一种应急状态。
同情、分享、羡慕、嫉妒、羞愧、耻辱是一种社会性情感。感动、陶醉,骄傲、自豪,自卑,这些是人类特有的情感。
失望、挫折、悲伤、忧郁等可以被称作负面情感或消极的情感。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消极的情感如果只是我们的绊脚石,那么它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另外,究竟情感能起到什么作用?情感又是如何发挥其作用的呢?与动物相比,人类更加复杂的情感有哪些不同?我们可以在后文中寻找到答案。
我先阐述和分析一些“消极的情感”。
悲伤
非洲草原上,掉队的大象母子正慢吞吞的行走,因为缺少食物体力不支小象突然倒下,此时象群已经逐渐远去。大象妈妈一遍又一遍呼唤着小象,等了很久,可它再也没能站起来了,大象妈妈最终只能放弃小象。这是CCTV9纪录片中的一幕。大象妈妈心里当时是怎样的感受呢?从焦虑到悲伤再到无奈的放弃,大概如此吧。
失望和挫败感
失望和挫折,我们都经历过,这滋味的确不好受。
正是因为这些不好受的滋味,才能让我们适时放弃。或许,适当的放弃,也不是一件坏事吧。
焦虑
焦虑是人类在与环境作斗争及生存适应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基本人类情感,焦虑并不意味着都是有临床意义的病理情绪,在应激面前适度的焦虑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可以充分地调动身体各脏器的技能,适度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和警觉性。只有具备某些病理性特征同时对正常的社会功能造成影响时,才会成为病理性焦虑。
最近的研究表明,很多动物也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
紧张、害怕、恐惧、愤怒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句俗语,正是恐惧的绝佳写照。恐惧比紧张的程度高得多,恐惧会大大加深记忆并形成条件反射。当动物或人面对挑战或威胁时, 会紧张或者恐惧。此时身体会产生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心跳加速, 瞳孔放大, 血液被输送至主要肌肉, 整个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以随时应付战斗或者用于逃跑。
可惜肾上腺素并不完美,如果分泌过多,会产生负面效果,比如双腿发软,大小便失禁。
附带一提,应激反应状态中,肾上腺会同时分泌三大激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缩血管、升血压、扩大血液总量、升高血糖进而升高胰岛素。
有些动物会在面对危险时把身体的某部分张开或者变大身体让自己更具威胁性,会变形或者变色的动物也会在遇到危险时伪装成另一种更具威胁的动物,这些本能反应虽然算不上情感,但从本质来看也是面对危险时的一种应急策略。
给猴子喂东西吃时,如果假装给他,在他准备接过食物时,又把手快速收回,来回几次,就是不给它,它会着急,甚至开始发怒挠人。
CCTV9某纪录片中,某乌鸦因饲养它的动物学家很久不去看望它而啄其手臂衣服,舍不得他离去。最后研究人员把手指放在乌鸦嘴中近一个小时,它才罢休。
这两个例子中动物都有发怒的情绪和表现。
愤怒的另外一个目的和意义是,发怒者是在警告对方不要这么做。
仇恨
仇恨这种情感比较特殊。从复仇这个行为的角度来说,要经历两个阶段。首先是要产生仇恨,这个阶段应该是属于一个应激阶段,可能会产生紧张恐惧愤怒的情感。然后是第二个阶段复仇阶段。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亢奋,肾上腺素分泌会明显增高。
仇恨在人类和动物界都普遍存在。比如鬣狗和狮子看到对方落单的幼崽,都会毫不犹豫的咬死,而且一般情况下并不会食用。看来这两个种族之间的仇恨关系已经刻在骨子里了。
今天看新闻,印度的一只猴子,因为它的幼崽被狗狗咬死,一个月之内摔死了200只狗狗,不过这个新闻真假未得到印证。
人类中的仇恨情感就更普遍了,也经常被拍成影视作品,在此不赘述。
仇恨这种情感的存在意义是什么?我觉得本质上是一种竞争关系,包括族群内部以及族群之间。
自卑
自卑不单单是一种情感,还包含人的意志力,也就是人格。自卑是在综合对比自身与自身所处环境后,得出自己偏弱的结论,然后采取消极的生存策略,是一种过度自我保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保护作用,但我认为,通常来说,其弊还是大于利。
抑郁
在这里我只谈抑郁这种情感本身,而不是抑郁这种病症。
情绪低落是抑郁的主要表现之一。
大脑分泌多巴胺与内啡肽不足,可能会造成抑郁这种情绪。
在众多负面情绪里,抑郁是最为严重的一种,对身体和心里健康的损伤也最为严重。
动物界也存在抑郁的情况。
抑郁是一种被动的情感。换句话说,人或者动物得遭遇一些事情的打击(比如身体长期被殴打或者觉得自己完全没有希望了),才会出现抑郁的情况。
如果要我说,抑郁对生物个体,有什么积极的作用,我还真想不出来。
不过如果从整个族群来说,或许有排除弱小和劣势个体,保持整个种群基因相对优良的作用吧。
小总结
消极的情感,也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当我们遭遇各种不利情况,这些难受的感觉会第一时间跑出来阻止我们继续行动,然后我们会根据形势做下一步决策。
如果拥有强大的意志力,消极的情感也能被合理的利用,从而变成强大的推动力。只是,能做到这一点,并不太容易。
值得注意的是,消极的情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清理,会对身体造成负面的影响。
接下来分析“非消极的情感”。
惊奇、喜悦、着急
如果我们从没有见过汽车,当我们第一次见到它跑在路上,一定会感到很惊奇。惊奇是一种兴奋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可以强化记忆力,有助于新知识的储备。
养过狗狗的都知道,每当狗狗要出门散步之前会相当的兴奋和急迫。当急切的希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或者期待的目的达到时,就会表现出这样的状态。
兴奋一种短暂的状态,一般不会维持太久。
满足感、愉悦
很多情感会产生满足和愉悦感,比如喜悦、陶醉、自豪等等,这是一种平静和稳定的状态。大脑所释放的化学物质(比如多巴胺和内啡肽)有利于个体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此外,满足有助于帮助个体控制欲求。
思念
一定是缺什么才想念什么,我们一定不会想念一个自己讨厌的人或者事。一旦想念的目标达成,想念即刻消失,变成满足和喜悦。
想念这种情感,一定捆绑着明确的动机和目的。它会督促我们去完成这个目标。
同情
当亚洲象遭遇痛苦时,它们会通过互相触摸和“交谈”来安慰彼此。大象的这种交流方式和人类及其接近,同情的作用是安慰,能有助于避免情绪低落或者不稳定的个体做出过激行为,从而有利于整个群体的稳定。
羡慕、嫉妒
羡慕和嫉妒是在与同类比较后才产生的想法。灵长类动物几乎都会“羡慕”,羡慕再强烈些就很容易变成嫉妒。
在关于狗的嫉妒心理的行为报告中,狗最亲密的主人与另外一个人产生情感时,狗最常见的反应是试图“插足”主人与第三者之间。研究显示,狗可以表现出类似人类嫉妒时产生的行为。
如果某人某方面比你强,或许你会感到嫉妒。嫉妒是感觉个体地位受到威胁时危机感,是一种竞争潜意识,嫉妒是一种潜在攻击状态。
感动、陶醉
你有被感动过吗?感动我们的事物各种各样,比如被抛弃的狗狗等待原来的主人几个月,比如某个浪漫的求爱场景。自然风光,团聚、离别的情景,这些未经提炼过的属于自然美;画作、音乐、雕塑、舞蹈、电影,这些被提炼过的属于艺术美。温馨的场景容易让人有共鸣,伤心的场景也是如此,或许伤感也是一种“美”吧。人和动物的行为也经常感动我们。想要拿下对方,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感动他(她)!此时我想到了跳求偶舞的天堂鸟,勤劳有才华的园丁鸟,还有正开屏漂亮的孔雀,是不是在那一瞬间它们感动了雌鸟呢?或许我下辈子可以做一只雌鸟,一探究竟。
感动是一种共鸣,是一种极大的满足和兴奋。感动也有多种表现形式,有些人会起有种发麻的感觉,甚至起鸡皮疙瘩;有些人会流泪。
陶醉,是在被感动的基础上所得到的持续的精神满足。与感动不同的是,陶醉是人的主动需求,换句话说,是享受感动。欣赏音乐、画作、影视作品等,大概就是这个状态和过程。
分享
严格来说,分享并不是一种情感,而是一种行为,是社会性物种和人类的一种本能。据我所知,蜜蜂和蚂蚁这类群居性昆虫,也懂得分享。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黑猩猩也会把食物分享给同伴。
当我们听到一首好听的歌或看过一部好看的电影,或者遇到什么值得高兴的好事,都会迫不及待的想告诉身边的人。当我们遇到难过的事,想不通的事,也会找人倾诉,其实这也是一种分享,当我们倾诉完,会感觉痛快了许多。
我认为,分享这种行为本身,就可以带来满足感。而满足感会促使我们继续分享。
分享有助于物资(对动物而言,主要是食物)的合理分配(在物资不紧缺的前提下)和信息的有效传播,从而有利于整个种群的发展。
尴尬、害羞、惭愧、耻辱
假如你漂流到某个荒岛,确认岛上就你一个人类时,裸露身体会让你感到害羞或者尴尬吗?我想大多数人都会给出否定的回答。
觉得对不起某人或某事就会觉得惭愧,因为本来应该是那样做的,结果没有做到。耻辱的程度更深,而且会涉及到自尊和人格。
这几种情感都是人类所特有。每当破坏了社会秩序,大部分人都会觉得不自在,那么,以后会尽量避免这种情况。这样就能有效避免个体的不当行为而导致的混乱,从而有利于维持社会秩序稳定。
骄傲、自豪
骄傲、自豪是在综合对比自身与自身所处环境后,得出自己偏强的结论,对自身加以肯定,会带来愉悦等满足感,还有自信。这有助于保持自身精神处于积极状态。
骄傲和自豪,也是人类特有的情感。
喜欢
喜欢可以是很具体的,也可以是相对抽象的。喜欢这种情感可以强烈到影响甚至决定人的理性判断,于是有人因某人某景或某些食物喜欢上某个地方。事实上人的认识是理性和感性的综合,在不同的情形或者对待不同的事物,理性和感性所占比例不同。
喜欢的事物综合起来,就是一个人世界观的一部分。喜欢越多,人就越满足,就越积极乐观。
反感、厌恶
反感和厌恶,其实也是一种消极的情感,因为与“喜欢”相对,我把它放在“喜欢”后面一并说明。
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要求狗伸出一只前爪,这样就能得到一份食物奖赏。当只有一只狗在场时,它按要求伸爪却没有得到奖赏,这只狗没有轻易放弃,足足哀求了30分钟。当两只狗在场时,它们都按要求伸出前爪,但只有一只狗得到奖赏,另一只未得到奖赏的狗拒绝参加之后的测试项目。看来狗狗会对不公正待遇会做出拒绝和反抗。
若走进一间杂物和垃圾乱扔的房间,我们心里会不会有一丝反感甚至厌恶?如果那是我们自己的房间,我们中大部分人肯定受不了要立马收拾好(前提是确定房间里没有进贼)。大部分人似乎对秩序有一定偏好,而不喜欢无序。学过绘画和摄影构图的,肯定能深刻理解这个观点。这种情感的驱使下,再结合人类的智慧,构建了复杂而有序的人类社会体系。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各种秩序和规则,比如插队的人肯定会引起队伍众人不满,而新闻里经常报道的遭受不公正待遇事件也经常让我们反感或愤怒。
有些人经常纠结于鸡毛蒜皮的小事,本人也曾如此。但长此以往会觉得生活处处不顺,心情也经常受影响。而轻微的反感是不容易被察觉的,如果长期被厌恶的情绪缠绕,很容易产生消极的世界观。
经常做自己厌恶的事,就会有压抑感,压抑感需要及时释放。所以每当我们经受了类似于折磨自己的事比如高强度的工作考试,就需要及时放松自己。压抑是一种危险的信号,表示你的精神状态亮红灯了,需要及时放松。
喜欢或者厌恶,意味着选择或者不选择。喜欢这个世界,就是把它当朋友,怎么与这个大朋友好好相处呢?厌恶这个世界,就是把它当成敌人,那么是隐藏自己、和它躲猫猫,或是缴械投降自我结束,还是与之战斗并试图毁灭它呢?
接下来说几个特别的“情感”。它们,不单是情感这么简单,还有着强大的意志力做推动。所以,这些“情感”,往往是被嘉奖和称道的,也是影视作品里经常出现的主题。
毅力、勇气
有些事情,可能枯燥乏味,可能困难重重,可是又值得去完成。这时候就需要毅力的支撑。可惜的是,我们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都欠缺毅力。成大事者,必有毅力才行。
说起美国电影,或者美国精神,有个词不得不提,“勇气”。我们歌颂勇敢,唾弃胆小懦弱。我只提一点,勇气的确值得嘉奖和鼓励,但是不要被这些影视作品带偏。胆小往往和谨慎相关,在某些时候,谨慎的生存策略,或许更有利于物种的生存。
爱
有句话说的好,“我们是因为有爱,才活在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爱,父母之爱,夫妻之爱,兄弟姐妹之爱,友爱。
母爱父爱和爱人之间的爱,是不同的。父母之爱,更多的是本能,而男女之间的情爱,往往伴随着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亢奋状态。
而朋友之前的情谊和爱,更多是维系社交而存在的情感。
情感关系
爱,往往和习惯相关。所以失去往往会不适应甚至很痛苦,痛苦到难以自拔。
有时候想想,人,其实是很脆弱的。如果失去重要的人,这辈子就只能在痛苦中度过,因为没有任何人能替代。失去了爱,就失去了整个世界。唯一的出路,带着笑脸面对,用多巴胺和内啡肽打败痛苦。
总结
现在回答之前提出的几个问题,作为本文的总结。
情感所起的作用?
两个关键词,一是生存策略,一是社交手段。其中,社交手段也是生存策略的一种,不过它的功能性更偏向于整个种群。
但是,情感这个生存策略并不完美,至少对生物个体来说是这样。
比如,我们偶尔能听到某某人或者某些动物被吓死的事情。
我偶尔也会对自己说,“我要是一块石头就好了,不知道痛苦,也不是一件坏事。”这里所说的痛苦,当然不限于情感,还包括痛觉。(我认为痛觉神经系统,也是造物主设计的一大缺陷,在爱健康此不展开说明。)
消极的情感,有时候,会起到负面的效果。
只能这样说,得到一些,相对应的,就得失去一些。这个世界,或许没有完美。
情感是如何起作用的?
我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吧。
当我们第一次近距离看到某样东西,比如马,肯定会想,原来马这么高大,同时感到很惊奇。惊奇的情感会让我们的身体释放某些物质,加强大脑神经的电信号,加强我们的记忆的储存,从而有利于新知识的获得。
第二个例子,比如我们在野外遇到老虎,第一反应肯定是逃跑,我们十分害怕和惊慌,同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身体进入应急状态,会比平时跑的快很多。然而我们始终还是跑不过老虎,老虎一下子就跑到我们面前了。老虎的大脸盘子,近在咫尺,还有一双瞪得像铜铃的大眼睛,巨大的压迫感让我们感到非常恐惧与无措。这个时候由于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开始对我们身体产生了副作用,我们双腿发软,瘫坐在地上,没法再跑动了。
我们可以看出,情感和理性经常自始至终贯穿在我们的思维和行动过程。
具体说来,比如,当我们在外面走路,用感观获取从环境得到的延时喷剂信息,然后大脑处理这些信息。通常来说大部分信息都是无用信息,而被当做垃圾立刻筛选掉。偶尔会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比如看到一个有意思的广告牌,或者一个长得很好看的人。大脑会进一步处理这些信息,然后把它们分类储存。或许这个广告牌里面的产品我们刚好很喜欢,于是我们又打开手机去搜索。这样,喜欢这个情感又无形中决定了我们的下一步行动。
我画了一张示意图,以说明情感在思维和行动工作流程中的位置。
人和动物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由于人类社会更注重社交性(其中一个证据就是我们有着丰富的面部表情并能够本能的识别和运用这些表情),所以情感很大一部分运用在社交这块。
因此,人类会形成自己的价值观,而且需要得到社会(包括自己的亲人爱人朋友)的认同,否则会对其产生极大的打击。
同时,我们形成了人格,比如自信、自豪、自卑。人格也会很大程度影响到情感。
动物有类似价值观和人格的意识吗,我不敢说肯定没有。不过,即使有,也只是雏形,对情感的影响远没有人类这样严重。
另外,人的大脑拥有更多的神经元,提供了更多的储存空间和更活跃的思维,因此,人脑不光要处理客观世界的实时信息,还有遗留信息(通常是未完成的事情或任务,比如,我一想起下个星期要去香港坐豪华游艇,就忍不住兴奋起来;一想起下周期末考试,我却才开始复习功课,就担心这次会挂科。)
另外,我们的大脑还要加工和处理主观世界的信息,比如构思一部小说,或者做个白日梦。
我打个比方,来说明这些信息处理过程吧。
原始信息就好比食材,人的大脑好比冰箱。有些食材(信息)当时就处理完毕,有些坏的过期的扔了,有些吃掉了(信息处理完毕)。还有些食材(信息),有用但一下子没有办法处理完或者留着下次有用,于是就放到冰箱(大脑)储存,然后等有空的时候或者有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食用(处理)。有时候想吃一些新菜式,于是把冰箱里剩余的食材精挑细选出来,然后加工处理。(这就是创作过程,提取大脑中既有的信息然后加工处理。)在这个处理过程中,经常也有情感参与其中。比如做白日梦,会有短暂的满足感。创作小说,伴随着痛苦,但也会有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小说、漫画、动画、电视剧、电影,这些文艺作品,为什么能引起我们情感的共鸣,明明是虚拟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因为人的大脑长期处理这类信息,因此很轻松的把能自己代入故事之中,对故事中的人物通过和现实生活的经历对比,也能感同身受。
这也是人与动物情感的不同之处,人能对虚拟的艺术作品产生情感的共鸣。
总之,人脑更复杂的结构,决定了人的情感会更丰富。
同时,人也更加依赖情感,更加依赖情感带来的积极作用,消极的情感对人的影响也更严重。
有个词,叫麻木,说的是人如同行尸走肉般活着。你们听说过某某动物活得很麻木吗?我想你们也只能笑着回答,没有。
没有情感的活着,也不行,那只能带着热情,积极乐观活着,对吧。
可是,这并不容易做到。现代社会一个普遍问题是,人很容易有抑郁的情感,不光是因为生活压力大,收入低等社会问题,同时,相对动物来说,更复杂的大脑结构会接受到更多的负能量信息,还有一个很重要原因,现代人大都不爱户外运动,把自己关在家中牢笼的感觉,也会加重抑郁情感。
另外,如果不幸遭遇到某些毁灭性事件的打击,会彻底摧毁人的精神防线。比如,失去亲人和爱人打击,而且往往因为没有替代的人,而陷入长期痛苦中无法自拔。或许在动物界,也有类似的情况,不过据我所知,出现精神疾病的动物,应该没有人类比例这么高。而精神疾病,大都是因为遭遇到难以承受的事情而催生,遗传所占的比例非常小。
结语
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看完本文,我们又更加了解了自己。
通过分析这么多种情感,现在我们知道,每种情感都能够起到其独特的作用。本文中所提及的情感的种类,应该涵盖到大部分动物和人类的情感了。或许还有遗漏,还望不吝指出。
虽然我们拥有更复杂的大脑和更丰富的情感,但我们并没有高动物们一等。相反,我觉得,人类过于依赖情感,也不一定是个好事。
不过,既然我们人类这么依赖情感,那不如好好的利用它,用热情和乐观积极面对这个世界,开心的生活,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加油吧!
希望本文能给诸位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不足之处望各位海涵和指正。
最后,感谢您的阅读!
女用器具 情趣内衣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kangze.cn/16572.html